2020年4月15日是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要求,积极组织全院师生观看学习材料,提高师生国家安全法治意识,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法治氛围,增强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学院师生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也需要发挥每个公民的力量,打一场"人民战争"。
刘宏元(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院长):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既对国家安全观进行了全面阐释,又对如何保护国家安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对我国国家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我国把每年4月15日设立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分必要,有助于国民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乐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系 教授):国家安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永续发展的保障,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石。作为一个公民要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全局观念,要有以维护国家安全光荣,损害国家安全可耻的价值取向。听课学习对今天中国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严峻下有了较深刻认识。特别是当前中国疫情控制取得胜利,而国外疫情发展严峻的情况下,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安全,对国外反华势力挑衅,外国政客对中国的污名化,社会网络中错误观点和谣言的传播等现象要提高警惕,保持头脑清醒,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辨明是非,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以及坚守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同时,认真学习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捍卫国家安全的先进典型及感人事迹,坚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于自己工作和生活中,履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义务,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濮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系 讲师):通过此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相关学习,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战略意义。尤其是今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这不仅对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乎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国家长治久安;更将为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战胜新冠疫情,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保障全人类安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卓越贡献。
赵崔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系 教授):在核心通识课《中国文化精粹》上,学生们分成六组,在网络视频资料和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辅助下,由浅入深,从文化和文化安全的特征入手,讨论了我国文化安全特点和面临挑战。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蚀、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国家文化安全是指国家维护主流价值体系的文化体制与机制的正常运转,以及国家文化主权与文化利益的维护。当今世界,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纵深发展,文化的交锋、文明的冲突也愈演愈烈,如何妥善处理文化对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辩证关系,在文化开放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显得日益重要。
如何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呢?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财富是立国之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保护好我国的文化资源,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对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交融和多元价值观较量的新局面,我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相承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及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点上做出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文化因交流而繁荣,文明因互鉴而兴盛。传承的同时,我们也要持海纳百川的态度,将文化做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兼收并蓄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
管淑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系 副教授):国家安全,才能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家安全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谋划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确立了重要遵循。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是加强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实践才有方向。在我国长期处于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在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面临种种新课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安而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才能在和平年代绷紧安全之弦、凝聚安全共识;加大对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强化公民法治观念,以法律划定行为底线,向一切损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坚决说不,才能让法治力量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通过各种生动活泼、对接现实的宣传教育方式,让人们深切感知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密切相关,明确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构筑捍卫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国家安全工作永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民为坚强后盾、力量之源。通过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等方式,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就能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就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为国家安全厚植社会土壤。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不懈努力。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到来,是一个新的开始。让国家安全意识在全体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13亿人民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定维护者,我们必将推动中华号巨轮在时代风云中破浪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筑牢安全保障。
黄传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系 讲师):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了国家安全的多维架构,为因应现代国家安全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让国民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共同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现代社会中 非传统安全因素日渐凸现,更加需要全民参与,让生活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隐患及时得到有效防范。通过学习相关材料,更加真切感受到国家安全防范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就在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由此提升了国家安全意识。
付泽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系 讲师):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近年来,来自非传统安全的威胁越来越突出,全民安全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学生心得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