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社会史学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江西省历史学会、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等26家单位协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生命、生计与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师范大学白鹿会馆举行。
大会分为主题报告与分组讨论,共计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汇编了三本论文集。大会共有5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设四个分会场,进行了24场分组报告、点评与讨论。探讨的时间段跨度很大,从先秦到当代;关注的领域也极其广泛,包括性别史、医疗史、城市生活、民间信仰、文化教育、基层组织、水利社会、宗族社会、公益慈善、土地开发、商业会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诸多热点问题。
赵崔莉副教授参加了第二分会场,并就提交论文《明清闺塾师的游学》向莅临专家作了介绍。文章指出:明清时期,部分出身没落的书香世家的才女为谋生而走出闺阁,担任闺塾师。她们任教而行,活跃于大江南北,形成独有的游学活动。明清闺塾师或为谋生、或为社交、或为结社吟诗而出游。闺塾师游学具有四个特点,即个体的独立性、社交的主动性、鲜明的示范性和行旅的风险性。闺塾师的游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扩大闺塾师的视野,丰富了艺术创造素材;拓展她们的生活空间,延伸至公共领域;同时,推动闺塾师进行文化交流和扩大教育,促进社会形成良性的女性观,便于闺塾师参与政治活动。而游学四方不仅仅限于旅游,对于艺术的提升、文化的传播、社会女性观念的重塑,以及实现家国抱负都有着深层意义。作为分会场点评专家的上海交通大学章毅副教授认为该文选题新颖,克服了史料有限的难题,观点有所创新,并对该文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此外,赵崔莉副教授还在其他分会场上,就关心的性别史、医疗史以及水利社会等问题,与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