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研究生暑期提前培养读书分享交流会在求索楼213举行。学院各专业教师代表和2022级全体硕博新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刘宏元老师主持。
刘宏元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学院2022级研究生暑期提前培养活动的基本情况。学院在暑假期间共组织过2次新生学术讲座,要求学生在线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解读》慕课,研读马克思主义部分经典篇目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献,并在学习后撰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学术论文。本次读书分享交流会特邀请学院各专业老师们对学生们的学术论文进行点评,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大家的问题意识和学术规范,努力提升大家的科研能力。
高蕾老师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位同学的论文进行了逐篇点评,并提出三点专业学习的建议。第一,要系统性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学科,建构学科知识框架和理论研究体系,这需要大量阅读、自我反思以及及时同老师沟通。第二,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最好的践行。不能将我们的学科学习仅限于“政治正确”层面,要真正地结合现实走进原著中去。第三,要建立学科自信,争做“在马言马”的时代新人。
童晋老师逐篇点评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8位同学的论文,并提出三点共性问题。第一,题目太大,缺少对具体问题的聚焦。第二,内容与主题不符合,撑不住主题,二级标题要与一级标题充分联系。第三,书面用语要规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述要有区别。同时,童老师具体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研究内涵,提醒同学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不是由马克思主义原文和官方话语构成的,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真正的科学,要真正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
黄传根老师逐篇点评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4位同学的论文。黄老师在点评中肯定了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认为实施暑期提前培养计划对于同学们深刻理解专业和学科的归属有重要意义。同时,结合自己的体会,黄老师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第一,要“溯源”,在原著中找到渊源和基础;第二,要“立本”,注重文本文献研究,与其他学科区分;第三,要“展望”,在对原著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看到现实问题,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出发点和现实生活这个落脚点。
刘江宁老师逐篇点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7位同学论文,并提出一些论文选题和写作的建设性意见。第一,选题要根据不同学科背景,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做有创意有基础的研究。第二,寻找“真问题”,要做有价值的研究。第三,注重创新性,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第四,在写作规范上要格外注意,内容和选题相对应,标题框架逻辑严密。
濮灵老师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7位同学的论文进行了逐篇点评,并结合论文案例提出学科属性与论文写作的密切关系问题。第一,论文写作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历史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确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学科研究范围才能找到最合适的选题。第二,要把握中国近现现代的历史分期和历史规律,才能做出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第三,要注重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与其他学科区分,包括与马克思主中国化专业、与中共党史专业区分,要在时间跨度和研究内容上进行辨析。最后对同学们提出,学术研究要具有创新性、前沿性、探索性、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
刘宏元副院长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刘老师指出,学院对这次读书分享活动高度重视,点评老师们也进行了精心准备。从活动过程看,老师们的点评既有对每篇论文的具体意见,也提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既有对论文选题的分析,也有对论文框架和写作规范的建议;既有学科专业研究对象的梳理,也有学科专业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次读书分享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相信对同学们培养科研的问题意识和学术规范一定有帮助。未来学院还会定期组织类似学术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专业学习和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两个多小时的读书心得分享会结束后,同学们对这种读书心得分享会的学术交流形式给予高度肯定,并纷纷表示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会谨记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