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0029)
内容摘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问题的理性认识和解决方略;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和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发展观 综合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价值取向
我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进一步确认和提升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贯彻。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包括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核心目的、发展的特征、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及这些相互关联的内容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国外发展观不断演进, 人们对发展本质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20世纪50-60年代,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并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二是20世纪70-80年代,以综合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第二代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多维上升的过程。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当代发展观。从经济视角到社会视角再到人的视角的发展观表明人类对发展本质认识的不断飞跃。我国在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上,大体上也经历了以上类似的情况。十六大以来,我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标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正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与升华。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本质的认识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上升。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具体的、现实的、处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地位且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发展的根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及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就是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存条件,更好地以合理的制度保障全体人民的发展权益,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衡量发展的评价尺度。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首先,我国的全局和部分发展都应当以人为目的。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指明了发展的本质和目的。简言之,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广大人民,为了广大人民的多种合理需要,通过经济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一部分人先富到惠及广大群众,这是认识的上升和进步。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评价一切工作好坏的标准,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安全、健康、发展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 广大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相信广大群众,发动群众,依靠广大群众。群众路线是我党一贯的思想路线。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事业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条件。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党的领导、经济管理的精英们要尊重群众、鼓励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以关心、尊重、信任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同时严惩党内腐败,提高党的威信,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发挥党和政府整合社会的功能,形成全社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的舆论导向、激励机制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造。为社会成员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和舞台,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有劳动动力,有释放创造热情的环境。
第三,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是实践的主体,人的生产历来在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二者不可偏废任一方。可以说,高素质的人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以及文化理论研究的前提,应把它提升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和环境保护并列的国策的位置。计划生育,少生优生是解决人口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在此基础上还有培养人的问题。教育改革要改变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传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观点要提升为德、智、体基础上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培养人的理论指导,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楷模影响人,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素质、能力和潜能全面提升,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征
和历史上的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
传统发展观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其基本特征是片面性、局部性。它认为经济的发展会自发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认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捷径。这种发展观的实践导致经济的片面增长伴随严峻的负面结果。一是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粗放式利用造成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枯竭,需求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矛盾尖锐化。二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三是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单纯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而且由于发展的畸型,造成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社会公平问题凸显。从社会整体来说经济的片面增长与社会弊端之和收效很小,有人称之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我们在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扬弃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全面综合性是它的特征之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和经验的扬弃。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基础上的。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改善政治民主、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提升每个作为整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这是实现整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类似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
协调互动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另一特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要求在经济层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最高领导层要统筹兼顾,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实现各部门、各行业、各群体的良性互动。在社会意识层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利用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对政治的能动反作用,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将社会公平意识注入社会分配制度,力争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果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孤立、相互脱离整体目标的排斥,社会整体的发展就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五个统筹”,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内生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三个特征。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由自然对人的统治到人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开始激化。对传统发展观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性的反思,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综合发展观的合理之处,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对稀有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避免粗放式开发造成的浪费现象,倡导节约,挽救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承受力,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不象有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对现代发展观持反对和排斥的态度,而是高瞻远瞩,对现代发展观持认同的态度,并把它同我国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用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对时代潮流的正确回应,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人本前瞻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HDR),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发展应当以人为中心。这一组织还设计了衡量人类发展状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用来评估各国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综合可持续发展观仍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以物为本,忽略了人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以物为工具,以人为目的,以人类的发展为评价标准,科技发展观汲取了现代发展观的合理内容,是对发展本质的最深刻认识。人本前瞻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谋发展的宏略,和现代西方发展观不可等同,西方现代西方发展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的时候,带有虚伪性,评价别过发展的时候带有双重标准。对别国资源的掠夺、主权的干涉、本国人权问题的态度等问题上令世界人民不能苟同。
三、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问题的理性认识和解决方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可供模仿的现成经验,我们必须边建设,边总结,边学习。经过50多年的实践,我们有快速发展的经验,也有发展受挫的教训,这一切都与发展观的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发展已进入关键期、转换期和升级期。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把握好时机制定新的战略将顺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继续走老路则可能出现所谓的“拉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非均衡发展战略积累起来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目前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收入分配的不均衡、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均衡、人与资源环境的不均衡已经到相当的程度,我们在发展战略上必须向侧重均衡协调发展转变;我国的发展方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为代价,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不能就问题解决问题,而应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将原有的发展观加以调整转换和发展,是解决问题的症结。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和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言是粗略的,但指导思想是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马克思预言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②]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我党结合本国实际把它发展成为包括发展指导思想、方向与目标、实现途径与评价标准在内的一整套发展理论,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大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综合性视角、协调互动性关系、内生可持续性动力、人本前瞻性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为我们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与局部关系,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唯物辩证法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的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对新时期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认识,它找到了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新时期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创新,它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契而不舍,定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刘军《科学发展观的依据来源及其创新》 求实2006(01)
[2]许先国《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及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启示》经济师2005(02)
[3]贾建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科学社会主义2005(06)
[4]安培培《对两种发展观的异质比较》理论探索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