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提出的奋斗任务,是党代表民意,表达民心,实现先进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50年中正确处理党与国家、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与进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先进性,建设先进性的本质。面向21世纪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这不仅关系着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提高,而且决定着和谐社会事业的未来。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在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漫漫历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阐释与追求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层面上,都较为深刻和科学,做到了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较为完美的结合。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运动将实现社会和谐的人类最美好愿望一点点变为现实。
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极其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与鲜有成功的实践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而不同”、“致中和”、“和为贵”、“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合异以为同”、“无为”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主张人与人和谐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差异,实现平衡的理念和对没有剥削、追求自由平等、社会和谐的向往。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更成为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篇章。但是,由于统治集团缺乏主动性而使这些思想成为无法实现的幻想。
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有志之士,试图打破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和谐社会,并进行过实际的努力。如三国时代的张鲁,在蜀中行五斗米道三十年,倡导诚信、按需供给、废除官僚体制,堪称中国将乌托邦理想付诸实践的第一人。近代太平天国农民领袖洪秀全在天京实施“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但是,这些努力由于缺乏现实基础和先进的组织领导而生命短暂。
西方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特别以近代以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他们设计的理想社会图景也由于没有找到科学的实现途径而成为空想。但是圣西门设计的“实业制度”,主张人人参加劳动,没有任何阶级特权,个人收入按才能和贡献成正比分配,人人都能获得极大自由,社会得到最大的安定和谐;傅立叶设计的“和谐社会”,主张国家政权将不复存在,没有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工作方式和工作种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满足自己的创造欲望,极大发展生产力,男女平等,社会提供完善的公共事业,重视教育等,被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思想的重要来源。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既不是古人“小国寡民”式的、也不是西方乌托邦式的,又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所标榜的“和谐社会”。西方庸俗经济学家萨伊用“三种收入、三种来源”的理论,即“利润是资本创造的,地租是土地创造的,工资是劳动创造的”,来掩盖剥削,把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为最符合人们理想的、没有矛盾的社会。在实践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会通过各种福利政策缓和阶级矛盾,达到某种程度的社会稳定与和谐。但这种社会稳定和缓和掩盖着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阶级对立的本质,是建立在少数社会群体和少数人对大多数社会群体和大多数人剥夺的基础上的。
中国共产党毕生追求的和谐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建立在消灭国家和私有制,消除三大差别,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如马克思、恩格斯描绘的“人与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而在当前小康阶段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体现了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执著和在当前阶段的脚踏实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既注重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争取外部世界和谐发展;既培育微观各个社会组织和谐发展,又促进宏观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既使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保持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富强、民主、文明基础上的、具有坚实、广泛基础的高级的和谐社会。它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民主法治为治国之道,实现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公平正义,主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崇尚民主法治,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实现诚信友爱,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最终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使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包括着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着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和谐社会在内在本质、理论基础、制度建设、价值追求上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关联性,使和谐社会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通过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和奋斗目标得到体现。党在自己的理论旗帜上醒目地镌刻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此作为党根本的指导思想,并把追求全人类彻底解放,实现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同样也在自己的纲领中科学地提出了每一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从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再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现着党脚踏实地,一步步引导人民追求自身的解放和生活的改善。
当然,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历史的而非一劳永逸的。党的先进性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先进性的建设,在与时俱进中实现并保持党的先进性。通过创新理论、坚定信念,不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创造先进的文化,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最终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满足,使社会和谐在发展中得到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体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前目标,体现着党不断提出反映人民意愿的科学理论和具体纲领实践着自己追求进步,代表民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性本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的变化。党坚持党内的团结统一,不断进行制度建设,通过整风运动,不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使党的纲领、目标一旦制定便会在制度上、工作作风上确保其实践和完成。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实践使和谐社会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由社会主义的低级和谐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高级和谐。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政治理论认为:国家和社会是人类生活的两大领域,国家的机体是政治制度,政府是国家的执行者,政党是政府的组织者和中心,是政府中起决定性、创造性作用的部分。社会的机体是社会组织。普通社会成员构成社会的基础。就国家与社会关系而言,民为邦本,国无民不立;党为民魂,民无党不活。社会是政府和执政党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政府和政党失去存在的理由。执政党是社会发展、活力迸发的灵魂。这要求执政党的具体组织形式要时刻反映社会内部各个阶级力量的对比,其行为与社会民众的最大利益需求相一致。执政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执政党的制度、机构与行为与社会民众利益相背离,就有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执政党也有失去执政地位的可能。
可以说,社会是否稳定成为执政党能否有效控制社会的晴雨表。往往反映执政党的权威度以及人民群众的社会认同度。也从根本上反映了执政党是否还保持着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长期执政是历史选择的。在执政的50多年中,除了“文化大革命”,基本上能够在其具体的组织形式中反映社会内部各个阶级力量的对比,并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党员和人民群众,符合并保障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使社会处于稳定运行、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处理的比较和谐的状态。
但应该说,改革开放前的比较和谐是一种低度和谐。是一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政治权力作为维系国家秩序和统一的唯一工具。政治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划分社会等级的工具,决定着社会成员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以及掌握社会资源的大小。使社会在政治过渡控制下长久的处于超稳定状态,并陷入社会的停滞状态。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度和谐状态。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社会和谐秩序并没有相应建立。以效率为核心的经济改革与制度转轨一方面发展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起点、过程的不公平,导致严重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也使社会出现主体、结构、利益、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格局和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的现象。
第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带来利益冲突和矛盾。
目前我国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利益群体:旧体制中固有的利益群体;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过渡性利益群体;在新体制下产生并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新的利益群体。不同群体利益冲突日益凸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阶层,作为受益者群体,在扩大其利益诉求中不可避免与其他利益群体发生冲突。在企业内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与普通职工作为不同的利益群体,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产生矛盾;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分离,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形成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东、中、西不同地区利益集团由于发展不协调存在着重大的矛盾,由于收入分配多元化带来收入差距扩大,出现了穷人和富人的明显划分。组成生活困难群体的人员,有的是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导致贫困,有的是离退休人员因为养老金不能按时发放致贫;也有由于结构性调整而下岗的职工、城乡日益增加的失业人员、贫困地区不能脱贫的农民等。他们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有效关注,这加大了穷人对富人严重的心里不平衡和矛盾冲突。
第二、干群利益矛盾成为当前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焦点。
在不同利益主体矛盾日益暴露中,由于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手段为贫困阶层提供起码的社会生活保障,没有通过税收对暴富阶层实施合理调节,使部分利益受损群体将不满情绪直接指向各级领导干部;也由于部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简单粗暴、压制民主,使群众正当要求不能得到及时表达和传递,正当利益不能得到解决;由于权力被资本化,部分领导干部自身腐败,大搞权钱交易,致使干群矛盾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
尽管从总体上看,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不满或口头上的“牢骚”等情绪性反映,而不表现为行为上的冲突。但是,通过给政府施加压力直接体现其不满的,采取集体上访,罢工、游行示威、冲击政府等对抗性行为却时有发生。由此导致党对社会的控制力减弱。
第三、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政治诉求的多样性。不同利益群体,对自身政治地位和国家权力配置有着不同的认知和关注度。工人阶级希望真正体现其主人翁地位,农民阶级要求提高其政治地位。新产生的社会阶层更为关注参政机会和权利。等等。
第四、思想领域中的矛盾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各领域开放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心理结构和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观点、价值趋向日益多元化并产生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创新与保守、科学与迷信交织在一起。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和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矛盾,反映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新观点和传统体制下的旧思想、旧文化之间的矛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元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矛盾突出,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利益神经,造成人们心理上、思想上、情绪上的某种波动、失衡和冲突,使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复杂态势。
同时,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期后进入一个高风险时期。我国目前全力进行的小康社会建设,是要实现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飞跃。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业已证明,这是一个使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群体利益结构的调整必会达到白热化程度、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必然会集中出现、甚至在某个时期以比较激烈的形式表现的时期,此间,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未来发展将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表现在:(1)面对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反映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国家行政干预,对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实施倾斜政策,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使社会公正得到体现;(2)如何引导公众正确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畅通表达渠道,给弱势群体话语权,以顺利解决各种矛盾,将社会冲突降到最低限度;(3)如何构筑有效的沟通联系渠道和工作触角,与所有社会组织和阶层保持密切而广泛的联系;(4)如何完善社会政策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社会的权力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和司法公正,以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不断完善社会政策体系,使政策体系化、专业化,建立政策执行机构的责任制,加强政策实施的反馈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的协调作用;(5)面对思想领域中的矛盾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态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否很好地发挥组织资源优势,坚持、巩固、维护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宣传的有效性,最终营造出党与人民关系融洽,全国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6)面对利益主体政治诉求的多样性,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转变治理结构,妥善处理和协调与日益发展起来的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界定权力边界,既有效维护党的社会稳定,又能激励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形成社会管理和建设的“自治”和“共治”相结合的格局;(7)面对比较紧张的干群矛盾,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和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工作方法,密切干群关系。实现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亲和力;(8)在矛盾凸显、发展机遇并存的未来建设期,执政的党能否认清形势、冷静思考,举措得当,使我国顺利渡过危险期,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平稳前进并进入良性运动和健康发展轨道;(9)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中国共产党如何发挥执政党执政核心作用,在理论、政策、措施和社会舆论的控制力上确保和谐社会的实现。
新时期党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对如何处理执政党与国家、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与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当前人民群众期盼在发展经济中实现和谐稳定社会意愿的表达。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与历史现实性和执政主动性的高度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规避改革带来的高风险,重构社会秩序和新的利益格局,以实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基础上的高水平社会和谐。当然,这种高水平的社会和谐,是以全面小康社会为载体的。这恰恰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反思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更新执政理念的结果,体现了党保持和实现先进性的本质。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逐步改善党、群关系,正确认识目前出现的社会构成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价值多样化和社会治理主体多样化的复杂现实,主动有效地整合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过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满足社会各群体的参与意识,反映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建立通畅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状况下,通过党组织体系机构和党对大众传媒的领导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继续发挥主流作用。在社会构成多样化下,关注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改变地区之间、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逐步缩小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共同富裕,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正确处理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步回归社会本原,转变执政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理念、方式和角色定位,形成执政党主导下不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型权力结构形态的过程。它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断科学界定和谐社会的权力边界,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赋予社会自治机构较多的社会治理权力,以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方式准确界定不同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结构中的权力边界,从而形成一种合力,既能有效保证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又能激励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积极性的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以人为本”贯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体现在执政战略上,强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是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的过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在执政本质上,明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目标,获取社会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认同为根本。在领导方式上,以协调、沟通、服务的方式,增强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在执政观念上,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主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1、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领作为党进行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执政党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提出更高的要求。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和谐社会实现的程度。强化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是党实现对构建和谐社会领导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党进行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胡锦涛针对当前党在执政过程中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要重点提高六个方面的本领,这就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六个方面是党目前在整合社会、执掌政权、规避危机等方面能力不足的集中反映。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突破点。需要党在执政过程中从具体问题抓起。具体而言:
首先,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是党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关键能力。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归根结底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要求党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维护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保障平等地位的前提下,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实践中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氛围,构建有利于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发挥全民族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发展创新的合力。
其次、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这是党转变领导方式,改变包办一切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的角色定位的重要体现。也是回归政府主抓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更是发挥社会组织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作用,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执政党的宽容、开放的态度,对各种社会组织依法独立运作的支持,平等对待各种社会组织,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协调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发挥群众团体、社会自治组织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等成为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的重要一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工作的创新,拓展管理工作的领域和覆盖面,强化中国共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的社会团体中的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把城市街道社区党建纳入党的管理范围。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机制化步伐。
再次、整合社会,维护公平和正义,这是执政党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能力。也是衡量党执政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要转换角色功能,使党真正成为社会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表达者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充分发挥党在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整合作用。通过建立更为公平和效率的经济制度,更具包容、更加民主的政治制度,兼容并蓄、更为科学合理的意识形态,实现对社会民众的政治影响力和控制力。通过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社会各群体的协调发展。通过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正确处理好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终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地社会公平和正义。
第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宁,是检验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标准。要求党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述所列是我党目前执政能力不足的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和实践过程。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是综合而全面的。我认为,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还需要强化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意识形态的日益多元化,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承认并营造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多元格局。但是,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却是不可以忽视的。通过对舆论的引导和控制,把宣传主流思想,正义声音、高尚品德作为重要内容,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以防止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导致意识形态被混乱的倾向。这是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
(2)依法进行制度规划和建设的能力。根据“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规划和建设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是执政党管理国家,建设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制度规划是否有效和稳定,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关键标准。党进行制度规划和建设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依据宪法和法律,以制度化的方式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组织实施领导,依法推进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的完善,依法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和社会制度。严格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严格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完善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3)政治领导能力。政治领导能力体现为执政党推动国家政治发展、政治民主、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能力。是党“民主执政”理念的实现。需要党在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下,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健全各项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公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论证、技术咨询、政策评估;公示、听证,扩大人民群众参与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4)经济调控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党领导经济的能力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能力。党要不断提高经济调控能力,要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正确处理各种所有制、各种分配制度、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中央和地方、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不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5)党自身反腐败的能力。腐败是制约党健康发展,挑战党治理社会权威的最大毒瘤。腐败的主体主要是执政党的各级党员干部。腐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威胁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党反腐败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决定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永固。要求党必须切实加大反腐败力度,建立健全反腐败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大防止腐败滋生的制度建设的力度,加大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标本兼治,实现全社会防止、惩治腐败的合力。
(6)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事务,提高外交能力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本领,对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党准确把握国际事务发展的规律和国际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动权,提高应变能力,妥善应对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最终形成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总之,中国共产党只有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才能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整合和领导,体现和实现党的先进性。
2、改革党的自身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党强有力的领导和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自身的健康程度、知识和理论的准备等,决定着社会主义和谐事业的未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保驾护航。
(1)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改革的精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为武装,不断创新,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以市场化改革为先导,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内容的改革进程。这一改革给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作为政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建设,也要树立改革的精神和意识。
进入21世纪,党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以改革精神推动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取得突破和成效的重要动力。2002年江泽民发表“5.31”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并在党的16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
改革的精神,在一定角度上就是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打破旧的、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精神。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是在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原则、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转变不符合实际的观念,调整党的建设的内容和方式,完善党的建设的各种制度和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使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传统的。从毛泽东提出并致力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任务,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和创造出的党员进行自我教育的整风运动的形式等,到邓小平提出的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改革的命题以及在实践中进行的尝试,再到江泽民深入研究党的建设规律,创新党的建设理论,明确新时期党的建设要贯彻改革的精神。21世纪,胡锦涛强调:党的建设不创新,就不能前进,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面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党进一步拿出改革的勇气和精神,改革自身建设。它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采取科学的态度,坚持有试点、有经验、有规章、有推广。确保对党的建设的改革取得成效。最终成功地树立起一个革新了的党的精神面貌。
(2)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政治动员,强化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
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反映和重要载体。共产党员的行动和风貌,直接反映党的精神风貌和是否实践着先进性。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全体党员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参与热情,也直接影响着党的号召力和先进性的实现。对全体党员进行政治动员,激发全体党员对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烈的政治意愿,提高党员自觉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在目前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为期一年半开展的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发挥了很好的党内政治动员和准备工作。它提高了全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清醒认识,增强了全体党员的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以及自身责任意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加了信心和决心。对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克服不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统一了意志和行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反映了党以改革精神,创新党建新形式的要求。这项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常抓下去。
(3)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是党保持和实现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促进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和谐,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体现,促进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的过程。全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加强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条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发展的科学指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不断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中,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深入调查中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强化对有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4)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实现党内和谐,是确保和谐社会任务实现的政治前提。
党的凝聚力是指全体党员对党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以及党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内在力量的整合度。党内和谐是党团结统一具有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增强党的凝聚力,实现党内和谐首先必须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使全党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再次,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全体党员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包括党员意见表达机制、选举制度、情况通报制度、重要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要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第四,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党员和基层干部,要努力构筑关心维护党员利益和权益的平台,为党员提供帮困救助、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心理调适、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为提高党员的能力和素质搭设平台。同时要对党员进行严格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党员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本领。只有党增强了凝聚力,只有党内实现了团结统一与和谐,社会的和谐局面才能实现。
(5)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着、实践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基石。
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目前基层党组织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着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充分发挥。因此,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改变党的组织建设滞后和对相当部分社会成员没有形成影响力和领导力的现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建设机制。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高校要积极探索青年学生、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的方式和途径,拓展党的组织和工作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市社区街道、新的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中,扩大党在这些组织和机构中的影响力和主导力。要不断根据变化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要加强和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争取把各方面优秀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切实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执政素质和领导水平。
(6)建立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党的干部队伍是否优良,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和先进性的实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党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建设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善于治国理政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要本着对党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完善干部考评制度和监督制度,使干部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党的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要积极探索干部管理的新机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
(7)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
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巩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党的形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在当前要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决贯彻到党的各项工作中,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和干部要不断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以及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切实改进群众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关心群众疾苦,解决人民生活难题。在当前,加大反腐败力度成为有效提高党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抓紧查处大案要案,加强防止腐败的制度建设,完善反腐败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遏制和预防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不断提升党服务社会、代表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公众形象。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9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