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作为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大国,同样致力于推进区域一体化,其牵头成立的欧亚经济联盟已经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自2015年5月中俄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联合声明三年来,已取得丰厚的阶段性成果,合作基础更加牢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基础牢固—体现共同利益诉求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2014 年,中哈率先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光明之路”的战略对接。同年,俄总统普京访华时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非常重要,希望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考虑俄方利益以实现互利共赢。2015年5月8日,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一带一盟”对接上升到国家及地区合作的战略层面。
俄罗斯一直有着整合欧亚地区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强烈愿望,从苏联解体后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到俄、白、哈关税同盟,再到2015年成立欧亚经济联盟,正在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形成一个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俄罗斯在《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明确表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国则“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并将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协议谈判”。这意味着中国实现与俄经济发展战略对接的同时,又扩展至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的战略对接高度
“一带”与“一盟”在地缘上均涉及欧亚大陆中心区域,彼此交汇和重叠,战略对接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其一,“一带一盟”对接有着牢固的政治互信基础。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白俄罗斯为观察国,亚美尼亚为对话伙伴国),并在此框架下与中国有着长期合作。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者俄罗斯同为金砖国家,双方元首互访频繁并在政治、经贸、金融、军事等多领域有着务实合作。其二,“一带”与“一盟”分别是中俄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案,承载着俄罗斯“向东看”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任。其三,“一带一盟”对接,可以有效化解中俄政治关系紧密和经济关系滞后的不匹配的问题,有利于打造中俄命运共同体。
成果丰厚—早期收获超出预期
欧亚经济联盟是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俄罗斯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与其有着共同利益。三年来,“一带一盟”对接已经形成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政策沟通引领并肩前行。政策沟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之首,更是“一带一盟”对接的最大优势。中俄领导人不仅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中蒙俄元首会晤及APEC、G20峰会框架下保持频繁会晤,还有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并建立了人文合作委员会、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投资合作委员会、能源合作委员会等多个机制。
2015年7月,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乌法峰会期间达成共识,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委员会与中国商务部就“经贸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将上海合作组织确定为“一带一盟”对接平台,以解决“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作为国际组织对接不匹配的问题。2016年3月,负责对接工作的俄经济发展部出台了与“一带一路”对接的路线图,并制定项目清单。2016 年 6 月25日,中国商务部与欧亚经济委员会签署《关于正式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伙伴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一带一盟”对接谈判。经历五轮谈判、三次工作组会和两次部长级磋商后,2017年10月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在杭州与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委员尼基申娜共同签署了《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的联合声明》,涉及范围包括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部门合作和政府采购等10个章节,包含了电子商务和竞争等新议题。2017 年11 月,中俄总理第22次定期会晤达成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共识,并将其作为“一带一盟”对接的重要内容。
设施联通促进联动发展。“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亟待改善,而中国则拥有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俄罗斯更将设施联通对接的重点集中在本国基础设施建设上,其中包括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北极航线等。
2014年10月,中俄总理第19次定期会晤签署了莫斯科-喀山高铁合作备忘录。该高铁最终延伸至北京,全程超过7000公里,建成后,不但将行程时间从6天缩短至2天,也将连通中、哈、俄三国。该项目后期还可建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支线、“俄罗斯-白俄罗斯”支线,从而实现欧亚大陆的联通。“冰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又一个重要项目,是一条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平行的货物运输大通道,将加快北冰洋地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联通北极东北航道,通过“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并带动俄远东楚科奇和马加丹偏远地区发展。
贸易畅通助推互利共赢。《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扩大投资贸易合作,优化贸易结构,为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培育新的增长点。”2018年2月首届国际跨境电商会议期间,时任中国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和欧亚经济委员会海关合作部部长穆卡伊•卡德尔古洛夫深入讨论了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之间转运货物和交通工具电子信息互换协议方案。
2017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大幅增长。据欧亚经济委员会统计,2017年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27.2亿美元,相比2016年的785.6亿美元增长30.7%。其中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向中国出口总计452.8亿美元,同比大涨37.7%;自中国进口5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5.6%。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贸易额占其总贸易的比例也由2016年的15.4%上升至2017年的16.2%,中国稳居欧亚经济联盟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资金融通提供重要支撑。《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设想:“通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等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合作。”欧亚经济联盟五国均是亚投行成员国,其中俄、哈、吉是创始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还为欧亚经济联盟提供新的融资平台。随着“一带一盟”对接进程的加快,其在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不断提高,有利于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货币互换已成为资金融通的重要形式。2014年,中俄两国央行签署15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目前,俄罗斯央行已将人民币纳入国家外汇储备,并与中国央行建设本币互换清算网络基础设施。中国还与俄、哈、吉签订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议,与塔签订跨境贸易本币结算协议,与俄、哈、塔签署本币互换协议。2016年,中国央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莫斯科)股份公司担任俄罗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还启动了人民币和哈萨克斯坦坚戈的挂牌交易。中国已分别与俄、哈、吉签署了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丝路基金出资20亿美元建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项基金,还购买了9.9%的股权并提供专项贷款,入股了垂直一体化天然气处理和石化企业西布尔公司。
民心相通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时,就特别强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坚持“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正确义利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这些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为“一带一盟”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日臻完善,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在多边机制内均建立起文化合作联系。中俄不仅建立了人文合作委员会等国家层面的合作交流机制,俄罗斯的“中国年”及中国的“俄罗斯年”,也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搭建起民心相通的平台。自2010年起,集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中俄文化大集”每年均在黑龙江举办。中医、茶道、国画、戏曲、古典文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深受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民众的欢迎。据俄社会舆论基金会2017年调研,62%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俄罗斯“最亲近和友好”的国家,甚至高于俄传统伙伴白俄罗斯(60%)。
前景广阔—领域拓展潜力巨大
“一带一盟”对接成为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也有利于彼此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空间。“一带一盟”对接虽然已经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着对接的巨大合作潜力。
首先,“一带一盟”产能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在产业分工和资源禀赋上存在极大互补性,产能合作仍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内对接的着力点,由此可以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济转型,这些国家无疑是一个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产能合作符合相关国家的国情国力和利益诉求。“一带一盟”对接下的产能合作可以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摆脱经济结构单一问题。中国则可以借“一带一盟”对接为中国资本找到新的去向,促进与相关国家在金融、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并带动相关下游产业发展。
其次,“一带一盟”将发挥设施联通优势,打通多条经济走廊。设施联通是个系统工程,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带一盟”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冰上丝绸之路通过设施联通进一步对接,将形成经济走廊的网络化联通效应,从而实现多层次、复合型、全方位的互联互通。2015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5次会议上指出:在未来几年,中国推动建成4000公里铁路、超过l0000公里公路。根据《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 年发展战略》规划,成员国“将采取措施实现上合组织的过境潜力,建立地区运输与过境走廊。”
再次,建立自贸区是“一带一盟”对接的下一个阶段性目标。欧亚经济联盟本身具备了超国家性质,其组织结构分为最高理事会、政府间理事会、欧亚经济委员会和法院等层级,实现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致力于达成《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伙伴协定》,将为双方合作建立起贸易便利化制度。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俄方不排除,对接“将以建立特惠贸易区而结束”。普京总统谈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关系时明确表示“可以在第一阶段建立自贸区。”
“一带一盟”对接无疑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俄罗斯国内存在担心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其他国家影响力超越俄罗斯的问题,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的“离心力”,特别是西方国家试图分化“一带一盟”以达到遏制中俄的双重目的等挑战,但“一带一盟”对接潜力巨大,利益诉求一致,合作愿望强烈,对接前景光明。
【本文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批准号14BGJ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志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 陈远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研究生)